这些场景想必大家在汛期特别是降雨期在马路上都见过吧,这些举措防汛人员借助雨水设施迅速排除道路上的雨水,防范城市内涝,保障市民出行安全。雨水设施宛如城市的“毛细血管”, 2019 年起,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并且开展“清管行动”,即为确保汛期雨水设施充分施展其功能。
2、居住小区、机关大院、各类学校校园、医院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专用雨水及附属设施
通过人工观察方式,结合管道潜望镜(QV)等辅助设备设备开展各类雨水设施排查摸底,包括城市公共雨水设施、专用雨水设施,农村雨水管涵、暗涵、沟渠和道路边沟等。
通过设施巡查、热线举报、专项排查等形式摸清问题的详细情况,合理制定排水管网消隐计划。
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雨水、雨污合流管涵疏通对雨水口(雨箅子)、检查井、截流井、拦污坎、入河口等公共设施内的垃圾、淤泥等污染物进行清掏。
(1)持续做好辖区内城镇低洼院落积水整治,汛前加强对社区物业和产权单位的指导,全面清理地下室、地下车库出入口排水沟、雨子等排水设施;
(2)无物业管理和产权单位的老旧小区,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党员、团员、社会工作者和群众共同参与清管行动。
(1)除核心区外,组织动员党员和村民统筹开展农村雨水管涵、暗涵、沟渠等排水设施清掏;
(3)发挥村两委主体作用,实现各村排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,保障村庄排水顺畅。
探索建立排水设施“及时有效地发现-反馈问题-督促整改”的社会化治理工作机制,监督“清管行动’实效。
2、实施雨算子平立结合改造通过改造增加雨水口的收水能力,减少糊堵问题发生,实现雨水快速排除,降低积水内涝风险。
(1)新发现点位及时向责任主体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,对按期整改完成的进行销号处理;
(3)对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,由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,对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,待条件成熟时再实施改造。
加强设施隐患主动治理,评估隐患风险等级,及时消除高风险隐患,对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隐患,加强管理措施,确保管网安全运行。
(1)组织开展“清管行动”专项执法行动,对占用河道和排水沟渠、擅自接入雨水管线,以及向排水设施倾倒垃圾、粪便、污泥废弃物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;
(3)对粪便消纳站、餐饮集中区域和有明显倾倒痕迹的雨水口开展专项检查,加大执法处罚力度。
据不完全统计,自2019年起,北京市全面排查各类雨水设施,累计清掏污染物28.6万方,近两年治理雨污错接混接点1436处。
北京市自 2019 年以来,持续致力于完善防汛体系。凭借强化“四预”联动以及京津冀协同调度之举措,成功抵御“23·7”特大暴雨。期间,转移群众逾 54 万人次,修复水毁设施万余处,达成城区零伤亡以及灾后“一年基本恢复”之目标。此般成就的背后,亦离不开每年所开展的“清管行动”之功绩!
正是得益于北京市水务局的政策引领与行业监督管理,加之各级水务部门、排水设施运营单位、园区和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尽职尽责,才得以守护首都安全平稳地度过汛期。
#清管行动##北京市水务局##排水设施##防汛##雨水##箅子#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